仿佛凡客真的下一秒就会死于“失血”
【编辑:陈玲云】
“群氓涌动,各以其本能行事”——《时代周报》“批判”腾讯的这句话用来形容互联网行业当下的竞争失序或更恰当。黄色小报之父赫斯顿说过:狗咬人不是新闻,人咬狗才是新闻,未来会不会人狗互咬才是新闻。
[1] [2] [下一页]
虽说互联网行业从来不乏口水,但如今的行业竞争,正在加速演化成公关层面的“丛林殴斗”。在这场失序的游戏中,“小鬼们”的玩法反而更“狠”。而诸如腾讯、凡客、京东这些频频躺着中枪的“大家伙”们则显得颇为被动,就像面对老鼠的大象一样:你理或不理,他们都赢了。
围绕凡客的故事发轫于一位不知姓字网友,其以凡客内部员工口吻发布了一系列质疑凡客的博文,继而有网站和微博跟进、扩散,流布之广及影响之巨,仿佛凡客真的下一秒就会死于“失血”。而腾讯刚刚遭遇的,则是成立才满三年的橙色报纸《时代周报》,一篇叙事“宏大”、通篇都是竞争对手义愤填膺的讨伐、面目模糊的“离职员工”消息源,结论也足够惊悚:腾讯或将在2012末日之年亡于内部失控。
联合不那么主流的媒体,借道“面目模糊”的消息源,向“大公司”发起足够猛烈的攻击,以博取市场同情分——这,正在成为某些小公司上位的流行套路。
现在,中国的“互联网模式”清单上恐怕得填上一项新内容:暴力公关战。这,不妨看看过去半个月凡客和腾讯的遭遇。
凡客会破产,腾讯要失控,诸如此类。即便去年360与腾讯公开对决激战正酣时,中国互联网的“面目”也不如现在这样和人们好事的看客情绪合拍过:围绕行业内“大家伙”们的传闻一个接一个密集浮出水面,“深喉人士”突如其来的古道热肠,桥段之劲爆就仿佛出自好莱坞编剧们的精心构思,当然还离不开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大号小号病毒扩散——事实上,这些传言的背后主人也都呼之欲出。